2025年4月,荆州博物馆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创新的展陈形式,持续吸引着公众的目光。这座承载着荆楚文明的国家一级博物馆,正通过多元化的活动与精品展览,让千年文物“活”起来。
非遗传承:楚式漆器续写东方美学

作为楚文化的重要符号,荆州博物馆馆藏的楚式漆器以其瑰丽纹饰与精湛工艺闻名。国家级非遗项目“楚式漆器髹饰技艺”传承人邹传志近期在馆内工作坊展示浮雕蟠蛇漆卮的制作过程,从髹漆到彩绘、描金,每一道工序均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技法。这类漆器以天然大漆为材,耐腐耐温,被誉为“永不褪色的东方之美”,其工艺曾影响亚欧多地,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见证。
互动体验:传统节日激活历史记忆
清明期间,博物馆推出“溯源荆楚清明”主题活动,通过文物探秘、文化课堂及手工体验,带领游客沉浸式感受古代清明习俗。游客在珍品馆近距离观察战国漆木镇墓兽,并参与“纸鸢书签”制作,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意结合。此类活动不仅吸引亲子家庭,也让年轻群体在互动中理解楚文化的丧葬礼仪与节气内涵。
无障碍服务:文化惠民传递城市温度
4月8日,荆州市肢残人协会联合博物馆开展“无障碍文化行”,50名残障人士沿无障碍通道参观珍品馆,并借助VR技术“触摸”文物细节。活动通过优化路线与志愿讲解,助力特殊群体融入文化场景,彰显博物馆的社会包容性。
展陈升级:古今对话中的新机遇
近年,荆州博物馆在展陈环境上持续改进,珍宝馆经翻新后灯光与布局更为科学,新增咖啡店与文创馆提升服务体验。尽管部分珍贵文物如越王州勾剑暂未展出,但馆方通过外借展品加强与外馆合作。例如,2024年与吴文化博物馆联办的“荆州——千里江陵”特展,展出151件套文物,涵盖楚文化、三国遗存等主题,推动跨区域文化交流。
专家视角:从考古发现看文明脉络
荆州博物馆副馆长李亮指出,该馆藏有19.6万件文物,其中一级文物达614件(套),尤以战国漆木器数量与保存水平著称。2024年,“荆州古城龙凤庄遗址考古发掘”获评“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”,进一步印证了荆州作为楚文化核心区的历史地位。
结语
从非遗工坊到无障碍探馆,从节日活动到跨国展览,荆州博物馆正以多元姿态架起古今桥梁。正如游客所言:“博物馆里有整个世界。”这座“宝藏”场馆,不仅守护着楚文化的基因,更以创新诠释着文明传承的当代价值。